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宇宙科学 01-10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署、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 ,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 ),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 ”和“秋分 ”。在商朝 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 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 ·天文训》,《史记 ·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 、四时 、八位 、十二度 、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 时,落下闳 将节气编入《太初历 》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 ,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 、气候 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标签: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