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狂人日记》的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05-0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之一《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抛弃封建道德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沉沦与痛苦。而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也是颇为传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08年,鲁迅去了日本留学,开始独立思考和创作文学作品。当时,他正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和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同。但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接触新的东西,如《西方小说选》等外国文学书籍,开始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开始思考人性、自由和现代社会的问题,这也促使他用现代的方式来阐述思考。于是,他开始构思《狂人日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名为“我”的青年,脱离了封建道德,开始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创作过程并不顺利。在完成了第一篇《狂人日记》之后,鲁迅找到了一位当时名气很大的作家,想请教他对这篇小说的看法。然而,这位作家并没有给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反而严厉地批评了鲁迅的笔法和写作风格,认为这篇小说不值得一写。鲁迅对此十分失望,但并没有放弃。

他在继续构思之余,开始学习外国文学家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尤其是在读完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心》,以及西方文学家加缪《局外人》之后,他有了更深的感悟。事实上,这两本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夏目漱石通过心灵分析的方式探究人性,而加缪则通过冷静、无情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纷争和苦闷。

鲁迅在这些著作的启发下,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抛弃传统的文学风格和固有的审美观念,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在重新审视的过程中,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要写的是一个被封建道德束缚的人如何逐渐脱离束缚,走向自由的过程。

这样,他开始了一段新的创作历程,不断修改文字,删减篇幅,精简表达,最终完成了《狂人日记》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小说中的许多想法和表达方式,都是当时非常前卫和激进的。例如,“我”用诛杀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狂热和追求自由的决心,这种想法当时是非常荒谬、不可思议的。但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创作,让《狂人日记》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之作。

总之,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也是鲁迅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故事的创作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学家如何在创作中思考、探索和突破,最终创造出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标签: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