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新洲的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08-26
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夫妻亲。”小孩答道。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项橐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白日恩呢!当然夫妻亲。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就是城池!”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2、孔子使子路问津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问津遗迹今尤在,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镌得丰碑立古岑。PB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标签: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