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

中国军事人物 02-11
为北宋的统一奠定基础的柴荣 aZe童话故事_信阳儿童教育资源网
唐朝覆亡以后,中国又进入分裂、动乱的五代十国时代,王朝和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更换,战火燃遍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受尽苦难。直到后周军事统帅柴荣上台,国家才又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转机。柴荣(公元 921年?公元 959年),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年轻时曾到江陵一带贩卖茶叶,为郭威筹措经费,颇了解民间疾苦。显德元年(公元 954年),继郭威为帝,就是周世宗。他刚即位,占据今山西北部的北汉主刘崇便联络契丹,大举南侵,准备乘柴荣立足未稳,一举灭周。刘崇率北汉兵 3万、契丹骑兵 1万余,矛头直指潞州(治所今山西长治)。周世宗决定亲自率军抵御。群臣都以他刚即位、人心不稳为由,劝他派将出征。宰相冯道劝阻得最厉害。但他不听,说:“刘崇乘我国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一定亲自来,朕不可不亲自去。”他还说:“从前唐太宗定天下都是亲临前线,朕何敢偷安?”冯道问他:“不知陛下能为唐太宗否?”他说:“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好比是以山压卵。”冯道又追问:“不知陛下能为山否?”老好巨猾的冯道之所以敢于顶撞是因为他也看不起并无实战经验的柴荣,以为他出征无益,倒不如等北汉军到,开城出降为妙。三月,世宗督促诸军由大梁(今河南开封)兼程北上。途中,都指挥使赵晁散布汉军势盛,应当持重缓进的论调,世宗认为是扰乱军心,将赵关押。周军进至泽州(今山西晋城)以北,同南下至高平(今属山西)以南的北汉军在巴公原对垒。北汉军骁将张元徽部在东面,契丹将杨衮部在西面,军容严整。周军此时后军未到,世宗命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居东,白重赞等率左军居西,向训等率精骑居中。世宗亲自骑马上阵督战。刘崇看到周军兵少,认为单靠北汉军就可以打败局军,后悔联络契丹。但契丹将杨衮到阵前观察后却认为周军是劲敌。刘崇对他说:“瞧我的吧!”此时风势突然由东北转为南风,但刘崇仍下令出击。张元徽率军首先出阵进攻周军右翼,周将樊爱能、何徽骑马南逃,步兵千人向北汉军投降。世宗见势危急,亲率警卫部队冒矢石督战。宿卫将赵匡胤大呼:“主上危急,是拼死的时候啦!”同大将张永德各率 2000人向北汉军进攻。赵匡胤身先士卒,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北汉军顶不住,败退,张永徽被杀。此时南风越刮越猛,周军奋力冲锋。北汉军大败北逃,刘崇连挥红旗也止不住,败退晋阳(今山西太原)。契丹军见周军势盛,退走。战后世宗奖励赵匡胤等有功将士,斩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赏罚分明,军威大振。世宗回大梁后着手整顿军队。他对群臣说:“兵在精而不在多。如今一百个农民还不能养一名武士,怎么能够用农民的血汗养一些无用之人呢?”他下令斥退老弱,保留精锐,同时招募天下壮士到大梁,让赵匡胤考察他们的武艺,建立了一支精锐的部队。五代晋汉以来,以南京(即幽州,今北京)为据点的契丹经常骚扰河北,民众每每被杀掠,不能安心耕作。二年正月,世宗命令疏浚深(今河北深县)、冀(今河北冀州)之间的胡卢河数百里,派兵守卫,从此,契丹即不敢过胡卢河,南岸民众得以休养生息。三月,他命令群臣献《平边策》,讨论统一事宜,决定采用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完成统一大业的方略。八月,派兵攻蜀,得秦、凤、成、阶四州(今甘肃东南部与陕西交界地区)。三年至五年,世宗三次率军亲征占据今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南唐,得淮南、江北14州、 60县,将与南唐的边界由淮河南推至长江。六年三月,经长期准备,世宗率水陆两路大军北上,准备收复后唐石敬塘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连克藏(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易(今河北易县)三州和瓦桥(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今河北霸州境内)、淤口(今河北霸州信安镇)三关。五月,他正准备进军幽州,却得了重病,不得不班师回大梁。他曾准备用 10年统一天下,用 10年休养百姓,再用 10年达到太平盛世。但统一大业仅完成了不到一半,就于班师不久病卒。
标签:
相关阅读:柴荣

相关故事